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设置
(2021年5月20日修订)
专业名称:物理学(师范类) 开办时间:2000年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科类:理科
培养目标:该专业为江西省一流专业,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务实的科学及人文素养、健康的体格与人格、丰富的美学情操,具备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较强的实验技能、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教学与教研能力的人才,能在中学、教育机构、教育管理、物理学研究等相关领域从事物理教学、管理及研发工作。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新成就,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学物理课标与教材分析、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英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基础、科学计算语言、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等。
就业去向:到各类中学、中专职业学校从事基础物理教学,也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实验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超过30%的毕业生考取硕士,为985和211高校输送了大批研究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开办时间:2001年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科类:工科
培养目标:该专业列为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该专业立足于上饶市IT相关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地方产业,服务江西,面向全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可从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该专业进行宽口径培养,要求掌握宽广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实验实践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英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电路基础、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系统设计、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综合设计、EDA技术及应用、电子技能训练、单片机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C程序设计、物联网、大数据、信息论基础、传感器、自动控制原理、汽车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无人驾驶概论等。
就业去向:主要就业方向是IT领域,包括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例如电子、嵌入式系统、通信、多媒体、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视觉、集成电路设计、智能设备等许多专业领域。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是电子产品研发、电气设备研发、通信产品研发、计算机系统编程开发、互联网产品研发等相关岗位;可以在相关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从事IT产品质量管理、工艺流程、IT设备维护、IT产品营销、售前、售后服务工作。还可以成为中等专业学校、技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教师和各相关企事业单位IT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可以继续攻读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师范类,文理兼收)
开办时间:2003年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科类:教育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务实的科学及人文素养、健康的体格与人格、丰富的美学情操,具备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较强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教学与教研能力,能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从事面向未来教育的创新型教育行业的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在线教育资源设计与制作、在线教育系统的二次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支持,绩效技术及其应用等工作。
课程设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码摄影技术、多媒体平面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程序设计、网络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学导论、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数字媒体后期制作实践、三维动画创作实践、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VR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软件分析与设计、移动学习应用、数据结构、远程教育与应用、互联网+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去向: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各级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从事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网络在线教育机构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与规划;现代传媒公司、广告行业的各种媒体制作;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及政府机关的宣传片制作。可以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超过30%毕业生考取硕士。
专业名称: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晶科能源光伏班)
开办时间:2007年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科类:工科
培养目标:该专业为晶科能源光伏班,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和动手创新能力、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系统掌握光信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尽可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新成就,外语水平达到国家等级考试四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二级水平;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能力,能适应光伏行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且能在光纤通讯、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技术与器件光电转换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产品开发与生产制造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学、应用光学、信号与系统、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单片机原理、光电子技术实验、C程序设计、物理光学、光学实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光伏逆变技术、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光伏产品系统设计、光伏应用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光伏材料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等。
就业去向:主要为晶科能源等大型光伏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工作的光伏和光信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技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及继续攻读硕士学位。